党建风采 | 规划教师党支部开展“踏上科教兴国新征程、奏响人才强国新乐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

发布时间:2022-11-09



     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会报告在南京大学规划教师党支部中引发热烈反响。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0月31日晚,南京大学规划教师党支部在线上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深入贯彻习总书记“三个全面”的学习要求,创新学习方式,通过会前“读原文”、会上“悟原理”全面学习二十大精神,通过支部书记领学、党小组组长导学和党小组分组讨论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把握二十大报告的深刻内涵,讨论中全体党员从科教兴国、为党育人、党业融合、课程思政、规划报国等方面提出方案全面落实中央部署。

  会议由支部书记沈丽珍主持。会议围绕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应对风险挑战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作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二十大对指引党和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沈丽珍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具有新的使命任务,全体党员要积极投身城乡规划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培养现代化人才体系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创新性论述,城乡规划学科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需要明确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接着,规划教师党支部在张敏、罗震东、尹海伟三位党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围绕二十大报告精神展开了热烈的分组讨论。


图:规划教师党支部书记沈丽珍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图:规划教师党支部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规划理论党小组代表:于涛教授



在全面学习二十大报告基础上,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着重学习和领悟报告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结合本职工作,今后应从加强立德树人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具体落实。


规划理论党小组代表:陈浩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两个篇章中,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教师,要以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规划人才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言传身教,自觉将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成果融汇于教学和科研当中,增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规划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规划设计党小组代表:葛幼松副教授


二十大报告中密切关注了城市住房问题,在报告中延续了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把握了人事保障的核心内容,在城市住房制度方面强化了房租补偿,这个制度是从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来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住房制度提出来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措施,提出针对性的杠杆防控。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国家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将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化为主体,解决一二线城市净流入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对住房制度的重新确认,延伸了我们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这样一个贡献。


规划设计党小组代表:冯建喜副教授


通过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有很多让人心潮澎湃、印象深刻的内容,最为重点的认识是对于区域协调这一块。区域规划是我们南大的传统,其内容非常丰富,每个点都是一个大题目,对于区域规划这样的一个课程的历史传承,将结合新时代、新背景,提出新的研究认识。未来我们国家的区域空间格局,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来进行我们的空间组织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城市群、都市圈为载体空间组织演变,再比如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城乡规划领域新的内涵,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规划技术党小组代表:石飞副教授


二十大报告给我们专业发展很好的指引,“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要把课程思政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较早时期的交通规划主要以车为本,“见车不见人”。现在的交通规划更强调跟人的诉求和人的行为紧密结合,将公众参与引入交通治理。比如革命老区的停车问题,北京的胡同停车问题等都需要与老百姓深入的互动和交流,才能真正设计“以人民为中心”的交通设施。


规划技术党小组代表:席广亮副研究员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变化,有三点体会。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度设计越来越富有创造力,例如对于国家整体安全观的树立,包括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城市韧性等,这些都是在新常态情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做的创新性思考和战略谋定;第二,国家宏观政策引导越来越综合化和系统化,从新型城镇化到主体功能区到区域重大协调战略以及乡村振兴,从各个维度为国家新发展格局提供具体的实施路径。第三,对知识的尊重,对科创的支持在百年以来的变化发展中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宏伟蓝图令人鼓舞,奋斗号角催人奋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将南京大学规划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的思想与工作重心统一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新时代规划建设人才上,下一步所有教师党员将围绕这一中心大局,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优化教学体系改革,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规划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建良楼,邮编:210093

邮箱:arch@nju.edu.cn,电话:(025)83593020,传真:(025)8359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