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实录 | 第一届“奋进行动·南大规划学术日”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5-23

活动现场照片

2023年5月17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首届“奋进行动·南大规划学术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周义安出席并致辞,报告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小龙教授主持。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学校“奋进行动”,南京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围绕“奋进行动”部署的重要任务,举办“奋进行动·南大规划学术日”。该学术活动旨在加强有组织科研,营造有组织科研氛围;探索推动开放办学的新形式;增进教师、师生之间的交流。本次学术日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反响热烈;网上直播平台拓展了学术日的学术影响,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超过3000人次。


开幕式

致    辞:周义安 书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周义安书记


第一场

主持人:何仲禹 副教授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何仲禹副教授

ChatGPT与规划的未来

王红扬 教授

王红扬教授以当下的热点话题——ChatGPT为视角探讨规划,乃至整个社会学科的未来和出路。认为ChatGPT与人的思维具有本质的不同!ChatGPT只是符号,不是意义,更没有生成“神奇能力支撑的极其灵动复杂整体功能强大的构造全息意象”,提出规划的未来、专业性在于真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那部分知识和能力。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理解高维度复杂性、人的发展和在此基础上的“持续熵减/整体协同”!真正智慧的人,才是社会的“序参量”!才是原始、高维度创新的源泉!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红扬教授

大都市区的跨界发展研究

罗小龙 教授

罗小龙教授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大都市区扩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发现不均衡的整合体现在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等多个维度,其形成机制包括历史联系、政治态度、经济联系、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提出区域协调必须考虑大都市区跨界地区的行政区划协调,行政区划不是解决区域矛盾的唯一手段、市场化的体制应该在区划协调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小龙教授

互联网时代的县域产业空间组织演化

罗震东 教授

罗震东教授从沙集镇电商家具产业案例入手,提出虚拟集聚的概念,解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地理格局重塑的原因,提出互联网时代产业空间的集聚与分散始终动态并存,并通过曹县的案例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最后以淄博烧烤为例,提出真正的城市是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关系矩阵,并强调了规划在逐步突破“地理锁定”过程中的重要性。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罗震东教授


第二场

主持人:冯建喜 副教授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冯建喜副教授

基于多源数据的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席广亮 副教授

席广亮副教授基于多源数据,分析了都市圈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活动空间等多重空间结构,提出“人、地、业”协同、流动空间与物质空间融合的空间结构研究新范式,分享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基于通勤流的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两个具体案例研究,提出“圈层+轴带”的南京都市圈空间优化布局模式。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席广亮副教授

空间公共性研究的反本质主义评述

杨 舢 副研究员

杨舢副研究员从研究的方法论和本体论对现有公共空间的研究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经由共同实践形成的城市公共文化场所不应该只局限于纯粹的人际关系,而应该包容空间、技术中介、物体、自然等其他的投入。指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元体,其盈余的“好处”是开放、拥挤、多样、不完整即性、无序、轻度监管。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舢副研究员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环境公平问题与应对

居 阳 博士

居阳博士提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环境公平将进一步加剧的现实挑战,分析了加州沿海污染设施在海平面上升情况下的淹没风险及对脆弱性社区的差异性影响,探讨了加州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效应,发现家庭年收入限制的引入和低收入家庭补贴金额的增加对CVRP(Clean Vehicle Rebate Project)补贴对不同收入社区有不同影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居阳博士


第三场

主持人:胡 宏副教授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胡宏副教授

国土空间规划教学思考

徐逸伦 副教授

徐逸伦副教授通过分析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以及实践中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现实挑战。认为规划教学需要坚持核心能力教学体系,并提升学生应对新需求的能力。这包括培养学生基于海量资料的综合能力和分析处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使其具备识别结构性特征、关键矛盾和战略问题的能力。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逸伦副教授

城市设计—控规联合教学创新初探

张益峰 博士

张益峰博士分享了城市设计—控规联合教学的全过程,展示了南京大学在联合教学中课程体系、课程组织、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创新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并从规划范围的划定合理和空间思维训练强化两个方面对未来的规划设计教学提出改进思路。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益峰博士

参与构建治理共同体

——理性综合规划服务城市更新行动的路径探索

陈 浩 副教授

陈浩副教授反思了国内城市更新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面临的困境,认为参与城市更新一个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提出基于南大理性综合规划的优势来推动城市更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最后从深度参与地方城市更新行动共同体、运营南京大学城市更新工作站、从理论上阐释多样化的城市更新实践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浩副教授


闭幕式

主持人:于 涛 教授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涛教授


城乡规划学科学术带头人张京祥教授进行了学术总结,提出规划研究要“研究真问题,运用真方法,寻求真答案”,要基于“人性的视角”进行“理性的思考”,要“跨界借鉴”。首届学术日对于增强学科凝聚力意义重大,能够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有组织科研氛围。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建良楼,邮编:210093

邮箱:arch@nju.edu.cn,电话:(025)83593020,传真:(025)83595673